在开始阅读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不仅能随时参与精彩讨论联华证券,还能获得更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感谢您的支持!
提到我军开国将领中的武术高手,许世友上将的少林功夫广为人知。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延安时期他曾想与另一位红军将领比武,却遭到婉拒。难道这位将领是畏惧挑战吗?事实恰恰相反!这位将领的父亲曾是清朝皇宫的御前侍卫,家传武学造诣丝毫不输少林功夫。在惨烈的湘江战役中,时任先锋团团长的他挥舞大刀冲锋陷阵,浑身浴血的英姿让观战的罗瑞卿大将终生难忘。
这位传奇将领在长征路上曾徒手拽住狂奔的烈马尾巴,一个鹞子翻身跃上马背,硬是将烈马驯服得服服帖帖。在南泥湾大生产时期,他更是屡次猎杀猛虎野猪,还特意将一只斑斓猛虎制成标本献给毛主席。新中国成立后,他转型为外交官,以直言敢谏的外交风格赢得毛主席敢讲真话的赞誉。更令人称奇的是,他成为了我国历史上唯一没有军衔的国防部长,他留下的耿飚之问至今仍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他就是来自湖南醴陵的耿飚将军。
展开剩余79%耿飚的武学渊源可追溯到家学传承。其父耿楚南年轻时在湘军抚台亲兵营苦练武艺,因身手不凡被选入皇宫担任侍卫,曾随光绪帝西狩,获赐御用虎头双钩。归隐后他不仅精通医术和工艺,还向外国工程师学习机械制图,是位难得的复合型人才。这位开明的父亲不仅支持子女投身革命,还在1939年以七旬高龄跋涉千里赴延安看望毛主席,八十岁时仍想再赴延安为将士治病,可惜途中病逝。正是这样的家风,铸就了耿飚坚定的革命信仰。
13岁就在矿山当童工的耿飚联华证券,与面黄肌瘦的工友不同,他因从小习武练就了一副好身板,能在陡峭的矿阶上健步如飞。虽然没能完全掌握父亲的虎头双钩绝技,但他的拳脚功夫已臻化境。在革命思想熏陶下,他先后加入共青团和共产党,带领游击队转战湘赣。凭借出色的文化素养和实战经验,很快升任红一军团参谋长。
战场上的耿飚堪称拼命三郎。第一次反围剿时,他血染战袍坚守阵地的身影,成为毛主席《渔家傲》词中黄洋界上炮声隆的真实写照。第二次反围剿中,他身负重伤、弹药耗尽,硬是凭一把马刀杀出重围。广昌战役时,他亲率突击队端掉敌军指挥部,俘虏上千人,却因带头冲锋被批评为个人英雄主义,还在《红色中华》上作了公开检讨。
湘江血战是耿飚军事生涯最惨烈的一役。他率领红四团顶着十五个团的围攻,死守渡口五天五夜。激战中他浑身被鲜血浸透,连见惯生死的罗瑞卿都为之震撼。战后他沉痛地说:主力部队渡江的每一分钟,都是战友用生命换来的!
长征路上,耿飚多次展现武林高手的风采。除了驯服烈马,他还在运动会上表演追风赶月的绝技——疾跑中抓住马尾飞身上马。有次朱德总司令随口说坐骑太瘦弱,他立即将自己的战马相赠。林彪、罗荣桓等将领听说后,也纷纷来打秋风。耿飚的豪爽侠义,在军中传为美谈。
三大主力会师后,耿飚与少林出身的许世友相识。许世友得知他的家学渊源,非要切磋武艺。耿飚却以南拳北腿各有所长为由婉拒,担心比武受伤影响部队士气。许世友虽觉遗憾,还是当场演练了一套少林拳法,耿飚称赞其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耿飚历任要职,最终担任第19兵团副司令员。建国后他毅然转战外交战线,成为首批将军大使。早年在护送美军观察组突破封锁线时,就被美方誉为无畏的向导。出使北欧期间,瑞典国王称赞他是东方来的雄狮;在阿尔巴尼亚,他直言不讳指出援助物资管理问题,毛主席为此专门表扬。
改革开放后,耿飚先后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和国防部长,成为我国唯一没有军衔的国防部长。1991年他回到曾经战斗过的陇东老区,面对一些干部作风问题,发出振聋发聩的质问:如果现在你们犯了错误,老百姓还会像当年那样保护你们吗?这个耿飚之问至今发人深省。
2000年6月23日,耿飚将军以91岁高龄在北京逝世。2015年,他的孙子重访甘肃庆阳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兵捧着将军照片老泪纵横:老首长啊,我们想您!
耿飚将军用他传奇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人——既有武者铮铮铁骨,又有儒将的深谋远虑;既能横刀立马闯枪林弹雨,又能纵横捭阖于国际舞台。他的精神品格,如同他父亲传下的那对虎头双钩,永远闪耀着凛凛寒光。
发布于:天津市方道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