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地区近期局势持续紧张,多国接连爆发民众抗议活动,引发国际社会关注。在东南亚地区万德策略,印度尼西亚的街头涌现大批年轻示威者万德策略,他们高举标语反对国会议员享受过高的住房津贴;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年轻人则因政府突然切断社交媒体服务而走上街头;菲律宾多个城市也相继出现不同诉求的游行队伍,展现出年轻一代的社会参与热情。 与此同时,我们的邻国印度也陷入动荡。位于喜马拉雅山麓的拉达克地区近日爆发严重骚乱,核心抗议地点列城(Leh)局势尤为严峻。据当地媒体报道,示威活动已造成4人丧生、56人受伤的惨剧。这场骚乱的导火索是当地民众要求中央政府赋予该地区自治权。
这场抗议活动由颇具影响力的列城至高组织(Leh Apex Body, LAB)主导。该组织长期致力于争取拉达克地区建邦权利,其重要成员、著名环保人士索南·旺楚克(Sonam Wangchuk)近期发起的绝食抗议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抗议者的核心诉求是希望拉达克能获得印度宪法附表6规定的特殊地位,该条款允许特定地区在土地管理等重要事务上享有自治权。目前印度仅有阿萨姆、梅加拉亚等东北部少数邦享有这一特殊地位。 抗议活动中,愤怒的民众效仿尼泊尔示威者的做法,不仅焚烧了执政党印人党在列城的办公室,还与维持秩序的防暴警察发生激烈冲突。旺楚克虽然公开谴责暴力行为,但也强调这是当地民众多年积怨的爆发。他将参与抗议的年轻人称为Z世代斗士,暗示这场运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中央政府早在今年3月就成立了高级别委员会来研究拉达克的诉求。然而经过多轮磋商,双方始终未能达成共识。谈判陷入僵局的关键在于:莫迪政府不仅拒绝将拉达克纳入宪法附表6的保护范围,还坚持将旺楚克排除在谈判代表名单之外。作为折中方案,中央政府提议由前印人党议员图普斯坦·切旺(Thupstan Chhewang)领导谈判代表团,这一安排显然难以让当地民众满意。 据悉,双方计划于下月6日重启谈判,但在当前剑拔弩张的形势下,局势随时可能进一步恶化。分析人士指出,若中央政府继续忽视当地民众的核心诉求,拉达克地区的动荡很可能会持续升级。 发布于:天津市方道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